教育团队
首页 > 教育团队 > 教师风采
《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10年回顾|冯庆:从学术中收获生命体感
日期:2023-10-27

冯庆,《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2017)和二等奖(2019)获得者。betway必威官方网站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哲学家》编辑部主任,关注美学、启蒙思想史、艺术哲学和情感研究等,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多项。


澎湃新闻:能不能介绍一下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内容?


冯庆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美学,尤其是中国近现代美学与文艺思想,此外,我另外一个专门领域是西方近现代美学思想史研究,近年来,我试图推进中西方现代审美精神的比较研究。我还对文艺理论和艺术哲学中的一些本体论问题,如“经典”“虚构”“诗与哲学之争”“抒情”等有研究兴趣。我曾经撰写过《古典与青年:理论时代的经典阅读》《中国人的义气:诗化江湖及其政治经验》《诗与哲学之间: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理论》三部专著。


澎湃新闻: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的学术经历吗?您认为自己在学术上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和体会是什么?


冯庆:我本科是在南京大学文学院就读的,是文学专业。在课堂上,我系统学习了文学史、文献学、语言学等知识。我个人思维比较偏向于理论性的分析和创造性的发挥,进而也对哲学、社会理论等产生过兴趣,在接触到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后,我就选定了方向,然后考研进入南京大学文学院的文艺学专业。在周宪教授、周计武教授、汪正龙教授等老师的指导下,我系统学习了很多关于西方美学和艺术思想的知识。同时,我也带着对现代性问题的兴趣,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试图进入“古典学”的领域,通过阅读、翻译首要的古典作品和思想史文献,掌握一种“古典眼光”,然后用这种眼光来观察现代性的各种“张力”。这也许是我取得进步的主要经验:我自觉拓展视野,试图以“平分古今,通观中西”的态度来处理各式各样的人文问题。我的硕导周宪教授在我前往北京读博前的离别赠言是“学古典别忘了现代性”,而我的博导刘小枫教授也告诉我,学古典旨在回应我们时代的精神难题,是对当代视野的一种补充。


澎湃新闻:在您的学术生涯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您觉得对于青年学者来说,哪些方面的帮助是很重要的?在您的学术成长道路上,哪些人哪些经历对您有重要影响和帮助?


冯庆:我所遇到的困难首先是形而上的。读研阶段,我对当时的许多被文艺理论界视为常识的判断,如价值相对主义、后现代的文化建构论等会感到不安,也会为中国学界的观念撕裂而感到焦虑。然后我开始转向学习一些中西方古典思想,试图找到一些安身立命的思想根基。所以,我的研究经常“跳来跳去”,在好几个话题甚至领域之间摆动,像一个钟摆一样,也会与不同立场、学科的学者产生各式各样的碰撞与争鸣……其实,这是因为我一开始的思路总是遭遇到那些形而上层面的挫折,总是令我为各种义理层面的问题所困惑。但是,也正是这些挫折使得我渐渐意识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想要好好从事学术生活,就一定得看清楚自己当下的有限性和所理想的那种义理贯通的无限性之间的必然张力。挫折带来转折,这让我走到现在从事的美学专业。美学是一门这样的学问:我们可以在其中尽情享受思想的“狂飙突进”,同时又有着时刻返回经验之土地的自我节制。在美学中,无论古典的思想资源,还是现代的生活图景,都能得到有效且合乎学理的观察。在这个学科中,我收获的是一种喜悦、一种丰富和一种柔韧的生命体感。我的本科老师周计武教授、硕导周宪教授是我进入美学学科的领路人,他们帮助我建立起了丰富宽广的研究视野,鼓励我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上大胆思考;我的博导刘小枫教授则用系统的教学法磨砺我的心志,用精深的科研与哲思指点我勇敢探索未知的领域,是我终身试图模仿的学人标杆;我还必须感谢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牛宏宝教授,他大胆将我引入人大betway必威官方网站,替我开辟了学术探究的现实空间,敦促我找准自己的定位和方向奋力前进。其他许多师长,如赵汀阳教授、王峰教授、张永清教授、陈奇佳教授、陈剑澜教授、张颖研究员等,也对我有许多帮助和指点,在此不一一列举,感怀于心。当然,《探索与争鸣》编辑部对于我的奖掖与襄助是决定性的,我曾获两次青年创新征文的奖励,这让我看到自己研究的确具有显著的“接地性”和“争鸣性”。


澎湃新闻:作为一名青年学者,您觉得当下的学术氛围是如何促进您个人的研究的?


冯庆:当下的学术氛围体现出对青年人的尊重和鼓励,我们看到了“教授年轻化”的现象,体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氛围,大量的学术期刊、媒体和机构纷纷搭建各式平台,催动青年学人畅所欲言、高谈阔论,我热爱这种氛围,并且积极参与组织、合办各式学术活动,以求凝聚力量、孕育思想。


澎湃新闻:面向青年学者有不少相关的扶持政策,这些政策对您的学术研究工作起到了哪些帮助?


冯庆:我感受最深的是《探索与争鸣》的一系列青年学人扶持计划。我除了获得两次青年理论创新征文的奖励外,还得到杂志支持,举办过“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读书会”和两届“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除了获得了学界知名度和交流研讨的宝贵机会外,也让我尝试体验了学术活动组织的流程,收获了前所未有的体验。


澎湃新闻:您认为您所开展的哪些课题研究及其成果,对您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有所助益?


冯庆:我在2016—2020年间,参与了著名媒体人、艺术策展人舒可文女士主持的“经验史”写作计划,围绕“中国人的义气”这一散见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经验现象展开了一系列描述性与理论化相结合的写作实践,其中理论性最强的导论性文章《义气论》即我获得《探索与争鸣》第二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一等奖的作品。博士后阶段,我的研究主题转向“近代中国情性论变革”,其中的导论性文章《“世界历史”的内与外》获得了《探索与争鸣》第三届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二等奖。连续两次获奖都鼓舞了我进一步深化探究中国经验与情感问题、赓续中华文脉的信心。


澎湃新闻: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与当下的社会现实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冯庆我撰写的《中国人的义气》将焦点放在当代社会中“在游族”的心灵状态和文化生活层面,试图对一种进入现代化阶段后依然延续的传统中国情感结构进行经验勾勒,藉此提供一种情感研究层面的理论思路。我近年来深挖近现代中国美学的多维视角,试图重新理解美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历程,提炼出中国知识人群体在古今交替之际自觉选择的文化自主道路,为当下的文明互鉴工作提供学理基础。


澎湃新闻:在强调“学术未来感”的当下,您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如何做到结合当下,放眼未来?


冯庆:首先,我密切关注当代青年文化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意识,对相关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以求提炼出其中的美学和伦理学问题,并结合学科特长,让这种现象与历史上的诸多思想观念并置,由此营造一种“古今中西”的视差感、张力感。比如,我会在流行的音乐、影视中尝试捕捉经典政治哲学问题,从而让直面当下的理论分析获得思想史的纵深感。这并非刻意为之的“制造问题”,而是试图在更为宏阔的人类历史经验中理解我们今天的诸多时尚议题,使得相应的应对方案呈现出厚重与丰富的特征。


然后,我会强化对经典文本的文献整理和重新解释。在翻译域外经典、重释本土精神的过程中,一些被忽略的精彩思想和审美奥秘,也将再度被激发活力,用于填充当下社会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澎湃新闻:获得《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对于您的课题研究会有哪些助益?这一奖项对您的学术生涯的展开会有哪些助益?


冯庆:《探索与争鸣》的奖项意味着我的研究获得了学界的普遍承认,意味着我的问题意识可以进一步深化推进,刊发论文有助于我的科研履历,优渥的奖金也对我的生活有极大的帮助。最为重要的是,我深受《探索与争鸣》那鼓舞人心的深入探究、广泛争鸣的学风的影响。在获奖以来,我不光感受到了杂志社各位编辑老师的深情厚谊,还在密集且内涵丰富的系列活动中,增进了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全面认识。如果我未来有幸成为一位独当一面的优秀学人,那么,《探索与争鸣》正是我最大的知音与伯乐。


澎湃新闻:您对于未来有志于参与《探索与争鸣》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奖的青年学者有何寄语?


冯庆:今日鸣于九皋,来日声闻于天!

217(1).jpg

转载自:探索与争鸣杂志微信公众号